產後物理治療
女性在懷孕期間荷爾蒙出現變化,其中鬆弛素(Relaxin) 激素分泌上升,使得母體韌帶延展性提高,讓骨盆可以擴大去承受日漸變大的子宮。
圖片來源: http://www.tk.de/rochelexikon/pics/s02101.005-1.html
圖片來源: http://www.pudendalhope.info/node/13
圖片來源: http://womenworld.org/health/
鬆弛素使骨盆、子宮等都能隨著寶寶成長而擴大,但相對造成:關節穩定度下降 → 肌肉負荷上升。因此關節容易異位(例如: 坐歪一邊,可能起身骨盆就歪了一邊),造成腰酸、腰痛、背痛等的腰痠背痛問題。
懷孕期分成三期:
第一孕期: 懷孕0-12週
第二孕期: 懷孕12-28週
第三孕期: 懷孕28-40週
第一孕期: 懷孕0-12週
第一孕期: 懷孕0-12週
基本上不太會有肌肉骨骼的問題,此時胎兒尚未穩定,媽媽動作皆要小心,不適合做較激烈的治療性行為,如整脊。
第二孕期: 懷孕12-28週
進入了懷孕的穩定期,胎兒穩定成長,媽媽肚子也開始慢慢變大,造成人體重心往前位移(如下圖),沒有緊實的韌帶保護關節,僅剩肌肉力量支撐。
所以媽媽在懷孕期間,會因翹二郎腿、坐姿不良,造成骨盆歪斜,腰椎負擔上升,產生腰酸背痛、坐骨神經痛等酸痛症狀。而在懷孕前便有腰酸、腰痛情形的媽媽,亦會症狀加重。此時期需保持低衝撞有氧運動﹝如散步、游泳﹞,強化肌肉以保持關節穩定性。
圖片來源:http://www.hardingchiropractic.co.uk/back-and-pelvic-pain-during-pregnancy/
第三孕期: 懷孕28-40週
到了第三孕期,寶寶會快速成長,媽媽也相對負擔越來越大,若肌肉強度不夠或姿勢控制不良,骨盆過於前傾,使力不均造成骨盆歪斜…會造成久站易腰酸、躺平腰部懸空、睡覺難以翻身…甚至肩頸痠痛
圖片來源: http://www.mamalionstrong.com/pregnancy-back-pain-check-this/
生產中,也會因胎位問題、用力方式,造成骨盆歪斜。另外自然產需破壞剪開骨盆底肌第三層(Urogenital diaphragm) ,使骨盆底肌結構不完整,產後尿失禁便伴隨而來。(需在生產完兩週,就介入骨盆底肌訓練,讓肌肉回復正常張力,避免尿失禁或子宮脫垂。)
圖片來源: http://www.pregnancyyogadublin.ie/pelvic-floor/
圖片來源:http://lamerclinic.com.tw/index.php?module=service&action=list&categorySerialNumber=93
生產後
終於卸貨了,媽媽身體應會在產後1-2周,將骨盆與重心慢慢調整回原位,但若胎兒體重較重,骨骼異位較多,肌肉因重心位移過大而太緊繃,會使身體無法在正常時間內調整回來,需趕快接受治療。賀爾蒙分泌在產後3個月會恢復正常,所以產後3個月內,是最易調整骨骼異位及重新設定肌肉力量的階段。
產後婦女常見問題(包含親餵姿勢,擠母乳所造成的酸痛問題) :
頸因性頭痛
肩頸酸痛
背痛、胸悶
腰酸、腰痛
產後尿失禁
媽媽手
乳腺阻塞

本所針對產後婦女,安排女性治療師治療,針對其不同症狀、問題給予不同治療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