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不是治療「痠」,而是理解痠的邏輯】

貼了這麼多痠痛貼布還是沒效?
原來,「痠」其實不是「痛」的前奏,而是一套全新被命名的神經感覺系統: Sngception痠覺!

最新發表於《Science Advances》的台灣研究揭示:
「痠」是由本體感覺受器(proprioceptors)所產生,與肌肉張力與筋膜壓力有關,不是痛覺神經的路線!
這意味著,如果你總是覺得「這裡很痠」、「不按不舒服」,但卻不是劇烈疼痛——那其實是身體的「過勞訊號」。

痠覺 ≠ 痛覺,而是一種動作與感覺的過度代償。
而筋膜,正是這個「痠」訊號的主要舞台。
不痛卻一直痠?那代表身體在說:「我已經開始代償了,該整合身體結構了。」

我們不只是放鬆表層肌肉,而是:
從筋膜、本體感覺與動作模式出發,找出痠的來源,整合結構、調整連結,讓身體重新找回穩定與控制。
不是治療痠,而是理解痠的邏輯。


sngception #痠覺 #science 期刊最新發現
全人物理治療所 #徒手治療 #動作科學
#全人好動評估室
參考資料:
Lee, C.-H., Lin, J.-H., Chang, C.-T., et al. (2025). A role for proprioceptors in sngception. Science Advances, 11(5), eabc5219. https://doi.org/10.1126/sciadv.abc5219